• 砥砺奋斗数十载,只留初心再期冀

    砥砺奋斗数十载,只留初心再期冀   他高瞻远瞩,提出的煤炭脱硫问题一度成为选煤技术研究的主战场;他博学多才,指导的学生涉及浮选柱、过滤脱水、重介分选、离心脱水、电化学等选煤选矿的多个领域;他刻苦钻研、专心学术,曾获得两个国家级奖项。   他就是矿物浮选领域资深专家欧泽深教授。 心怀讲台 在中国一穷二白的时代,一切技术从零开始,当时的人们或许还在为生计发愁,而欧泽深老师却默默把自己留学所收获的全部传授给建设祖国的好男儿们,并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   留学苏联,一朝回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欧老师把他深厚扎实的知识积淀,悉数洒在了那三尺讲台。即使在上世纪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被称为苏修门徒的欧老师曾遭遇了诸多磨难,但一切都没有击垮欧老师的教学梦,他愈加认真严谨地对待每一门专业课程。他耐心细致,为了讲对每一个专业词汇,他常常翻阅好几本字典,中文、英文、俄语等几种语言,一遍遍核查自己所讲的内容,力求将最准确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最开始只能教授一门俄语课,到后来教授复杂的专业课,不断推敲专业词汇、探索总结教学经验的背后,是欧老师对学术的严谨执着、对教学的无限热忱和对学生的无限关爱。对待教学,欧老师一丝不苟。对待科研,欧老师更是不畏艰苦,攻坚克难、乐此不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懂,欧老师敢于创新,重新编写教材,因材施教,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矿大学子。 心牵学校 欧老师还记得为同学们讲解知识难点时的酣畅淋漓,也记得学校搬迁至华蓥山重新盖起校舍时的热血满怀,更是见证了矿大一百一十周年的盛大庆典,他与矿大始终紧密相连。欧老师始终关心着矿大,退休后他还时常关注着学校的发展。这所有百十年历史的高校承载了他的青春,也见证了他一步步从一个学生成长到今天的选煤领域的专家。   欧老师把党的教育事业当成了自己一生的信念,退休后的他仍然会回到学校,作报告、参加论坛,与青年学生进行交流。他说青年人是明天的希望,是冉冉升起的太阳,是国家强大的基石,而矿大的学子们也正承载着祖国的希冀不断努力,不断成长。   每每与欧老师交谈,他都会提起在四川三汇坝重新盖起校舍的那段历史,再多的文字和话语也难以言说那时的艰辛。四十五度高温的炎炎夏日,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在荒凉的华蓥山下,自制炸药,自制水泥,一砖一瓦,盖起了新学校。   从齐心协力建造校园,到投身专业建设,直至退休依然心系学校发展,欧老师将他这辈子都奉献给了矿大,奉献给了国家的煤炭行业。老一辈人虽青春不在,可他们的所作所为依旧激励着下一代青年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己,不断成长,不负重望。 心系祖国 退休前,欧老师曾豪迈地说:“如果我能年轻十岁,我就能踏踏实实地为祖国再干上十年。”退休后的他也并没有真正地闲下来,而是前往全国各地的选煤厂走访考察,近至淮北、山东,远至黑龙江、山西、宁夏、新疆等地。他时刻关注着国家能源行业的发展,不曾有丝毫懈怠。   以科研为追求,迎难而上、勇攀高峰;以报国为本分,立足实践、孜孜不倦;以贡献为志向,克己奉公、不辱使命。“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数十载的砥砺奋斗,正是深深的矿大情、朴素的报国意,支撑着欧泽深教授俯下身来严谨治学,沉下心来深耕科研。   毛主席在1957年前去莫斯科大学探访中国留学生的时候说:“你们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经济的强盛,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都寄托在你们的身上。”七十年前的祖国百废待兴,七十年后的祖国令全世界都刮目相看。七十年里,一代又一代像欧泽深老师这样默默无闻扎根大地的工作者,撑起了今天的中国脊梁。   相信新一辈矿大学子,能秉承老一辈矿大人的希冀,将“好学力行、求是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矿大精神发扬光大,在不断的自我突破中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一代青年人,努力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属于青年的光和热。

  •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   中国矿业大学历经14次搬迁,12次易名。1970年至1982年搬至三汇镇办学,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校史中记载:“建校的时候是盛夏,刚到建校工地时,教职员工住的都是竹席棚,喝的是河沟水,走的是泥石道”。如今,矿大搬迁后的三汇坝校址已经历了38年的风吹雨打,曾经的操场已被房屋树木覆盖,曾经北门刻有“四川矿业学院”的木牌早已不见踪影。38年的时光抹去了矿大人曾经的痕迹,抹不去的是矿大老一辈教师艰苦奋斗的精神。岁月虽让须发染霜,但好学力行、求是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矿大精神依然在老一辈教师身上闪烁。其中,张三芝老师便是老一辈教师中的典型代表。   张三芝老师于1961年考入北京矿业学院,1967年离开北京到秦皇岛煤炭管理学校工作,两三年后调回位于四川华蓥山脚下的三汇坝四川矿业学院,之后便一直随着矿大南征北战,风风雨雨到如今。“我赶上了一段轰轰烈烈建校劳动大军的生活,当时,教职工住工棚、吃食堂,忍受着冬天寒冷、夏天酷热的恶劣气候,精神十足地坚守在勘探测绘、采矿取石、建筑设计、物资采购、仓储保管等不同的战斗岗位上。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繁重的劳动任务,大家从不抱怨,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建校办学,报效祖国神圣的教育事业……”张老师说起这些往事,神情很激动,仿佛又回到了过去那段热火朝天、众志成城、艰苦卓绝的战天斗地的时光。   张三芝老师于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已有54年的党龄。作为一名党员,张老师始终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忠于党,跟党走。上世纪80年代,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顺势迅速发展,专业门类多,规模大,需要每一位教职工勇于承担新任务。1985年张老师参与组建劳动经济专业,接着又担任外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党支部书记,之后又组建了经济法专业,在这期间讲授工业经济、经济法、市场营销等课程,还担负着带领年轻教师编教材、搞科研、写论文等多项任务。面对着专业的转换、工作岗位的变动以及教书科研任务的多变,张老师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每逢遇到这样那样的严峻挑战和考验时,我就会想到初心不能忘,有这样的一个信念支撑自己,所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为了适应科技兴国兴省兴县的需要,1989年9月,张三芝老师由学校推荐,省委组织部选派,到徐州市铜山县担任科技副县长一职。面对学校的重托,铜山县人民“科技兴县”的期盼,张老师深感绠短汲深,恐负重托,因此夙兴夜寐,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凭着专业优势和当教师的优势,在那里大干了两年,张老师向学校党委、向省委领导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受到了铜山县人民的肯定和赞誉,荣获了“江苏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的称号。1991年底,张老师又被授命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的职务,任职的六年期间,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受到了全体党员和教职工的拥护和爱戴。每当提及这些过往,能从张老师那熠熠生辉的眼睛中,感受到张老师对生活以及工作的认真,这份认真不含一丝杂念,纯粹出自于张老师心底对事业的热爱。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从青丝墨墨到鬓发苍苍,张三芝老师为教书育人事业奋斗了一辈子,她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报国家

    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报国家   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见了周蕴华老教师,遇见了她浓墨重彩却又归于平凡而伟大的一生,遇见了一段在新中国建设下知识分子奋进拼搏、为党奉献的历史。   初见周蕴华老师,她身材单薄,腿脚有些不便,但还是热情地迎我们进来,同我之前看到介绍时所想象的一样,是位性格温和却又不失坚毅、精神矍铄的奶奶。她住在矿大的老校区,单元楼带着岁月的痕迹,屋里还是二三十年前的装修样式,朴素又整洁。   周老师年少时留苏,后归国进入矿大任职。周老师将自己许给国家,肩负国家的期望和老师的责任,不负韶华,艰苦奋斗,矢志不渝,成为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创始人,可她总说,“如果没有国家,我周蕴华不可能有今天!”   八千里路云和月 1953年,在毛主席指导下,国家经过3年恢复期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要建设,需要人才提供技术支持,极度缺乏高级知识分子,在向前苏联学习的历史背景下,社会掀起了留学前苏联的热潮。   那时的周蕴华正准备高三毕业考,计划着可以找到份工作,等家里日子好些了就去参军。突然有一天,她被通知三天后要进行一场考试。成绩优异的周蕴华就这样“稀里糊涂”地通过选拔,成为了留苏预备生。   面对留学这么好的机会,周老师却很是犹豫。作为家里的长女,父亲早早病故,孤儿寡母的生活极其不易。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周老师早已将这个家的责任挂在心头,期待着长大好挣钱养家,让母亲和弟弟过上好日子。所以当留苏名额摆在她的面前时,她很心动,却又万分为难。   “我们现在能好好生活,就是因为共产党的领导,既然现在国家需要你,你就放心去吧,我和你弟弟会在家里好好生活的。”这是周蕴华母亲说的话,也是当时千万人民所想,在国家需要的面前,没有人会拒绝。   于是她先前往北京,在留苏培训部学习俄语和党史两门课,考试合格后,在1954年9月乘上了开向前苏联的轮船。   来到前苏联,周蕴华被分配到乌克兰的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学习物资管理,开始了5年的学习生涯。   回忆起那段留学生涯时,周老师说道:“那时是战后不久,宿舍条件很糟,因为大家只学了一年俄语,听课很难,学校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掌握俄文,要求课本语言和写作总结全都使用俄语。”面对一系列的困难,她积极寻求当地的共青团及同班同学的帮助,遇到不认识的俄语或不会的问题,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后,都很虚心地向同学求教,五年独自一人的生活,虽艰苦,但也让她收获了满满的同学情谊。   在周老师娓娓道来的话语中,我仿佛看到了那孤独而满载着希望的航线,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前往陌生的国度、未知的学校和专业,他们都有一腔热血,心中充满为祖国献身的远大抱负,都坚定了一个信念:他们是带着国家需要的使命前来学习的,无论今后要学习的专业是什么,会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一定要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六十年功名尘与土 1959年周蕴华老师学成归国,陆续到各地大学和1954年之后建成的工厂参观学习,了解当时国家的发展情况,最后确定到北京矿业学院任职。   从那时起,周蕴华老师身上又多了一份教书育人、传授知识的责任。因为中国和前苏联的实情不同,周老师所在的物资管理专业没有教材,只有物资现场,不能把前苏联的模式照搬过来。她认为“现场是最好的教材”,于是因地制宜,实地学习。当时条件极其困苦,常常面临粮食不够的情况,她都是带着学生一同喝酱油汤;学生找实习时,也需要她跑去联系和考察,最困难的事情都需要她去完成。后来也因为煤矿噪音很大,晚上根本无法入眠造成了神经衰弱,直到现在还有影响。周老师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还是扛起了压力,将物流专业慢慢建立起来,稳步发展。她现在回忆起当时的困难时,已是云淡风轻。当年由几个老师和留校的学生一起创办的经济教研室如今已发展壮大起来。   虽然年岁已高,但周老师仍在关心学院发展,只要是她能想到的,都会和院里的领导交谈。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艰苦奋斗,方得始终。是党和国家培养了周蕴华老师,周蕴华老师也把对祖国的爱与回报融进生命,燃烧自己。此次采访让我对老一辈人的人生岁月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以身许国,矢志不渝,我们青年也要对祖国承担起新的责任!

  • 煤岭花开,讴歌中华

    “云龙湖畔,鸟啼风拂柳,月洒镜湖,几点芙蕖藏娇。镜心岛上,鹿鸣鹅嬉水,星容诸桥,往来孺子谈笑。”这般景不止一次入梦,让我流连忘返,这恰是我来徐州初见矿大的模样。再看看矿大的...

  • 寸草心

    寸草心 摄影:党委宣传部 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