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岭花开,讴歌中华

期次:第1235期    作者:能源学部 毕士程   查看:150




  “云龙湖畔,鸟啼风拂柳,月洒镜湖,几点芙蕖藏娇。镜心岛上,鹿鸣鹅嬉水,星容诸桥,往来孺子谈笑。”这般景不止一次入梦,让我流连忘返,这恰是我来徐州初见矿大的模样。
  再看看矿大的人,矿大师生像极了一朵朵开在煤山上的花儿,顽强、坚忍、无怨无悔地绽放着,娇艳但内敛。苦涩的风拂过,报之以盛世容颜。我很幸运,成为这万千煤花中的一朵。一颗小煤球落在心里生根,发芽,开花。从此和矿大有了不解之缘。
  1909年英国福公司以掠夺河南、山西矿权创办了矿大前身焦作路矿学堂。这片孕育煤花的土地,诞生就背负国耻,颠沛流离是其过往的写照。在动荡的年代,开辟中国矿业教育的先河,发愤挽权,爱国图强成了她的终身诉求。困境中,不屈服命运;磨练中,不惧怕艰辛。开僻壤之希望,采黑暗之光明,在这信仰中,矿大培育了众多优秀人才,薪火相承。倪振尧教授就是其中一位。
  我有幸同老师一起拜访材料学院的倪振尧教授。倪老经历了矿大的搬迁历程,见证了材料学院的成长。虽已90岁高龄,但依然神采奕奕。岁月刻蚀着老人的脸,握住倪老饱经风霜的手,往事定格,矿大的往日映入眼帘。倪老的热情,赶走了他身上时间的痕迹,老当益壮形容倪老再恰当不过。
  与倪老的交流,始于一台显微镜。这台显微镜是两用的,一边用于金属观测,一边还用于生物观察。看似一台普通的显微镜,但它的背后是矿大“好学力行、求是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倪老告诉我们,在当时,美国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许多先进的科学设备都是从俄国和德国进口买进,由于语言不通,学校四方寻师求教,正是在矿大师生一步步摸索和奋斗中,各项科研项目才稳步开展起来。
  这让我想起在校门上悬挂的校徽,古铜为底色,经过岁月的侵蚀,愈发给人以沉重感和严肃感。不知道矿大如今的美好,是她在曾经的坎坷中,被历史蹉跎了多少青春韶华换来的。与倪老交流后才恍然大悟,这就是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
  候鸟迁徙,去的是草长莺飞地,杨柳醉烟堤。矿大不是候鸟,去的是野草丛生、人迹罕至的僻壤。
  当倪老谈起矿大搬迁史,旁边的我清楚地看到老人湿了眼眸。岁月辗转,老人的眼睛依旧炯炯有神,此时却有些黯淡。讲述中,因为眼睛的眨动,打湿了白色的睫毛。
  “学校最早是在焦作,解放前搬了多次,解放后,焦作工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四川矿业学院再到今天的中国矿业大学,又迁了多次。”为延续国脉,培育英才,矿大坚守文化使命,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保存和延续了中国能源矿业教育的火种,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讲述过程中倪老时常停顿,老人激动的心情不言而喻。不知不觉间,矿大搬迁的沧桑感悄悄地蔓延到我们在场师生的心间,每一个人都为这段搬迁史而落泪。
  炮弹、牺牲,中国矿大艰难困苦遇强益强。战争、流亡,中国矿大颠沛流离愈战愈勇。当时的中国,风雨飘摇,当时的矿大,孤苦飘零。校运与国运紧密地扣在一起,正是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的融合,激励着矿大学子奋勇直前。
  矿大,历经14次搬迁、12次易名,回望来路,泥泞重重。百十年走来,跌跌宕宕,尽是沧桑。历史的长河浩浩汤汤,斗罢艰险,担负出发,风霜雨雪,尽洗铅华。
  “物质之损坏有限,精神之淬砺无穷。”命途多舛的矿大牵连着矿大师生的心。一代代矿大师生演绎着厚重的人生。
  一个世纪的横渡,大浪淘沙,不逝的是矿大的文化与信仰。笔墨丹青,记载矿大文化,一书一简,传承矿大精神。泛黄的书本,几经波澜,青丝熬成白发,一撇一捺都是前人在黑暗中摸索凝练出的精华。
  访谈临近尾声,我们问倪老对我们这些后生有什么寄语时,倪老很严肃,手跟着说话的节奏挥动着。“工作中更艰苦,别怕困难,勇于担当;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干一行要爱一行……”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倪老的谆谆教导让我们备受激励,在未来的路上,即使负重前行,也要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