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报国家

期次:第1235期    作者:管理学院 王怡霖 赵桔炅   查看:147





  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见了周蕴华老教师,遇见了她浓墨重彩却又归于平凡而伟大的一生,遇见了一段在新中国建设下知识分子奋进拼搏、为党奉献的历史。
  初见周蕴华老师,她身材单薄,腿脚有些不便,但还是热情地迎我们进来,同我之前看到介绍时所想象的一样,是位性格温和却又不失坚毅、精神矍铄的奶奶。她住在矿大的老校区,单元楼带着岁月的痕迹,屋里还是二三十年前的装修样式,朴素又整洁。
  周老师年少时留苏,后归国进入矿大任职。周老师将自己许给国家,肩负国家的期望和老师的责任,不负韶华,艰苦奋斗,矢志不渝,成为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创始人,可她总说,“如果没有国家,我周蕴华不可能有今天!”


  八千里路云和月

    1953年,在毛主席指导下,国家经过3年恢复期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要建设,需要人才提供技术支持,极度缺乏高级知识分子,在向前苏联学习的历史背景下,社会掀起了留学前苏联的热潮。
  那时的周蕴华正准备高三毕业考,计划着可以找到份工作,等家里日子好些了就去参军。突然有一天,她被通知三天后要进行一场考试。成绩优异的周蕴华就这样“稀里糊涂”地通过选拔,成为了留苏预备生。
  面对留学这么好的机会,周老师却很是犹豫。作为家里的长女,父亲早早病故,孤儿寡母的生活极其不易。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周老师早已将这个家的责任挂在心头,期待着长大好挣钱养家,让母亲和弟弟过上好日子。所以当留苏名额摆在她的面前时,她很心动,却又万分为难。
  “我们现在能好好生活,就是因为共产党的领导,既然现在国家需要你,你就放心去吧,我和你弟弟会在家里好好生活的。”这是周蕴华母亲说的话,也是当时千万人民所想,在国家需要的面前,没有人会拒绝。
  于是她先前往北京,在留苏培训部学习俄语和党史两门课,考试合格后,在1954年9月乘上了开向前苏联的轮船。
  来到前苏联,周蕴华被分配到乌克兰的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学习物资管理,开始了5年的学习生涯。
  回忆起那段留学生涯时,周老师说道:“那时是战后不久,宿舍条件很糟,因为大家只学了一年俄语,听课很难,学校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掌握俄文,要求课本语言和写作总结全都使用俄语。”面对一系列的困难,她积极寻求当地的共青团及同班同学的帮助,遇到不认识的俄语或不会的问题,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后,都很虚心地向同学求教,五年独自一人的生活,虽艰苦,但也让她收获了满满的同学情谊。
  在周老师娓娓道来的话语中,我仿佛看到了那孤独而满载着希望的航线,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前往陌生的国度、未知的学校和专业,他们都有一腔热血,心中充满为祖国献身的远大抱负,都坚定了一个信念:他们是带着国家需要的使命前来学习的,无论今后要学习的专业是什么,会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一定要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六十年功名尘与土

    1959年周蕴华老师学成归国,陆续到各地大学和1954年之后建成的工厂参观学习,了解当时国家的发展情况,最后确定到北京矿业学院任职。
  从那时起,周蕴华老师身上又多了一份教书育人、传授知识的责任。因为中国和前苏联的实情不同,周老师所在的物资管理专业没有教材,只有物资现场,不能把前苏联的模式照搬过来。她认为“现场是最好的教材”,于是因地制宜,实地学习。当时条件极其困苦,常常面临粮食不够的情况,她都是带着学生一同喝酱油汤;学生找实习时,也需要她跑去联系和考察,最困难的事情都需要她去完成。后来也因为煤矿噪音很大,晚上根本无法入眠造成了神经衰弱,直到现在还有影响。周老师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还是扛起了压力,将物流专业慢慢建立起来,稳步发展。她现在回忆起当时的困难时,已是云淡风轻。当年由几个老师和留校的学生一起创办的经济教研室如今已发展壮大起来。
  虽然年岁已高,但周老师仍在关心学院发展,只要是她能想到的,都会和院里的领导交谈。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艰苦奋斗,方得始终。是党和国家培养了周蕴华老师,周蕴华老师也把对祖国的爱与回报融进生命,燃烧自己。此次采访让我对老一辈人的人生岁月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以身许国,矢志不渝,我们青年也要对祖国承担起新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