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血为煤炭,悉心育桃李

    热血为煤炭,悉心育桃李——记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获得者矿业学院窦林名   有一种初衷,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有一种坚持,是为了贡献更多力量;有一种付出,是为了培育优秀人才。   他从大学时接触煤炭行业起,就从未离开过这个领域。现在的他已经是国家重点学科“采矿工程”学科带头人,在科研、教学上继续发光发热着。   他是我校矿业学院窦林名。   响应号召,爱国情深 “当时上大学就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就学什么东西。”回忆起往事,窦林名仿佛回到了1979年。那一年的窦林名意气风发,抱着一颗学成报国的心,奔赴了象牙塔。   窦林名刚考入大学时,成绩还有些落后。为提升学习成绩,他和室友们一起制定了科学的学习计划并且四年如一日地执行下去,最终实现了本科阶段从班级倒数第二到正数第二的进步。他说:“我是我们班‘唯二’考上研究生的人,甚至差点就能出国了。”年轻时的故事还历历在目,时至今日,窦林名仍保持着对新事物的学习热情,不断丰富自己、挑战未知。   1994年,窦林名应国家计划跟随访学团到波兰学习。已经参加工作的窦林名从未接触过波兰语,在出国前的一年准备期间,他只能工作学习两手抓。尽管学习了一年多的波兰语,初到波兰的他仍然存在语言障碍,生活、人际交往上也都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为了学习波兰采矿研究的理念,他迎难而上,勇敢走出门用生涩的波兰语和当地人交流,通过沟通的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在不断努力下,他的波兰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波兰的学习也渐入佳境。窦林名说:“我的博士论文就是用波兰语写的。”短短的一句话中融入了多少艰难、多少辛酸,只有窦林名自己知道。   求学路上的困惑与艰辛,孤身闯荡的孤独与寂寞都难不倒窦林名,他总是凭借自身的坚定意志攻下迎头而来的困难,变化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他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和对科研工作的满腔热血。他拼搏着,未曾想过放弃。   无畏质疑,勇敢前行 如今,窦林名团队拥有全球最大的远程监控系统,可以监控国内各地的矿井,甚至可以查看一些国外矿井的实时情况。但在上世纪末,冲击地压的研究在矿大几乎没有,全国范围内也寥寥无几。1998年,窦林名从波兰回到心心念念的祖国后,冲击地压的项目研究才真正开始发展。虽然起步晚,但是在窦林名的带领下,团队做出来的成果数量在全国所有的研究项目中名列前茅,效果和世界上其他研究机构相比也较为显著。   所有的光鲜亮丽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1998年窦林名回国的时候,正是国家煤炭事业发展最低谷的时候。矿上的资金短缺,员工们拿不到工资,工作环境差,但他还是毅然选择回国。“冲击地压在国内很少,你研究有用吗?以后能不能继续做下去?”面对其他人的质疑,窦林名仍坚守自己的初心:“我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是能源。而在中国,煤炭是主体能源,如果没有煤,人民的日常生活很难维持。”   虽然已经做好了面对困难的心理准备,但当真正面对时远比想象中更艰难。困难比预想中还要多,多到每一步都是坎,每一天都为研究的课题绞尽脑汁。窦林名常常出差坐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亲自下矿井进行勘探,虽然条件艰难,但他从不抱怨。窦林名的一年,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都在四处奔波,国内的矿跑遍了,国外的矿也跑遍了,他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科研道路也越走越光明。   亦师亦友,培育英才 1983年,窦林名考入了矿大北京研究生部,师从岑传鸿教授,开始了在煤炭领域的探索。“我的老师是当时全国第一批优秀教师之一,我是他的第一个研究生。他的课讲得非常好,拿一张纸就可以讲好几个课时。”讲起自己的导师,窦林名的语气里有着无尽的敬佩和骄傲。他跟随导师一起开展研究,并在老师的思路上进行扩展,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而在教授自己的学生时,窦林名也会用同样的方法。他说:“我培养研究生和其他老师不一样。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地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包括查文献、写综述、写报告、做实验、项目总结、鉴定报告和一系列现场技术问题的解决。我要求所有的研究生都必须经过这一套全面的训练,希望他们将来在工作中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他认为,老师是传授思想的,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教授给学生,并引导他们。学生则要根据老师的教导,进行学习和思考,把老师的思路学会,然后扩展到新的领域。   当学生有困难时,他会想办法去帮助;当学生有需要时,他会竭力去指导;当自己出现的错误被学生指出时,他会虚心接受;当研究遇到难题时,他会和学生一起商量讨论。亦师亦友的相处模式,也让双方都得到了提高。今年,窦林名的团队中有二十多个毕业生,其中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4人,校级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0人。从窦林名的团队走出去的学生,有的去了企业,有的去了科研单位,留在企业的大多都成了技术骨干,留在科研岗位的基本上都是团队的主力成员。   窦林名已经在岗位上努力奋斗了数十年,但是他对研究的热情丝毫未减。每回想起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他都不曾后悔。他希望在教学上能为国家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在科研上能为祖国的煤炭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 以传统文化研精致思,为现代体育踵事增华

    以传统文化研精致思,为现代体育踵事增华——记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获得者体育学院张矛矛   说起体育,多数人首先联想到是绿草如茵的足球场上黑白相间的足球,或闪亮起跑线前做好预备姿势的赛跑者们。   然而有这样一个人,她以文化的软笔挥手而书,期冀用中国传统文化为现代体育注入稳恒的核心力量。她将古老而又年轻的体育文化娓娓道来,看似轻言细语,实则重若千钧。   她就是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获得者体育学院副教授张矛矛。   邂逅体育: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2006年,北京体育大学与北京奥组委为迎接首次由中国举办的奥运会开展了一次联合培养,那时刚刚硕士毕业的张矛矛便参与其中。对体育怀有无限憧憬的她踊跃承担了许多北京奥运会的相关工作,并且因为表现出众,许多北京高校向她投去了橄榄枝。当被问及为何最终选择矿大,张矛矛简洁地回答:“情系家乡,情系故土。”   2009年是张矛矛与矿大结缘的一年。那时南京青奥会正在申办,她怀揣一片赤诚,希望能够在日思夜想的青奥会场馆,继续为体育服务工作添砖加瓦。同是那一年,矿大男子篮球队在CUBA上勇夺全国冠军,为建校100周年献上贺礼。“那时矿大体育是江苏高校体育的一面旗帜,再加上体育人的血液里天生就流淌着‘无惧挑战’四个字,都促使着我来到矿大、与前辈们共同扛起这面大旗。”   这一来,匆匆十年转瞬而逝。   莎翁说过,“人的青涩期一过,就会出现像秋天一样优美的成熟时期,这时,生命的果实就会像熟稻一样在宁静的氛围中等待收获”。今年是张矛矛融入矿大的第十个年头,从“青椒菜鸟”到中坚力量,从教学新手到科研骨干……无数的转变都见证着她作为矿大体育人的不断成熟和渐入佳境。   教授体育:身不辱使命,春风化雨 “体育能够教会一个人如何在规则的约束下赢,也能教会一个人如何有尊严地输。”谈起体育教学工作,张矛矛的眼中跳跃着自豪。   怀着一份热情和坚定,对于教学工作,张矛矛充满了认真和执着。从令她有些手足无措的助教生涯开始,她一直努力改进、接受反馈,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课堂上,她擅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为学生开辟新思路,例如管理学之于体育团队的建设、计算机之于体育大数据处理、传播学之于体育文化的发扬……这些五花八门的理论经由张矛矛的精心料理,都和体育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使得课堂内容格外有趣,学生们对体育自然焕发激情。   虽然身为老师,张矛矛和学生们之间的关系却如同窗一般,学生们都亲切地叫她“矛矛姐”。她和带领的研究生团队经常面对面地交流新想法,期待着不同的灵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没有权威对错,只有平等交流。几年前,张矛矛的一个学生大胆地作出国际象棋可能起源于中国的假设,一时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她肯定了这个同学的大胆设想,和同学一起谨慎地在资料中寻求佐证。“这个想法很惊艳,在努力印证它的过程中我也有所提高,这就是教学相长的魅力。”张矛矛说。   此外,对于时下备受争议的电子竞技,她保持着平和的心态,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她把电竞发展视为国家体育发展的一部分,认为舆论对电竞的态度不应该只是质疑,电竞对青年人的影响也不全是负面的。在她看来,电竞有如此之好的群众基础,应该科学合理地引导其发展,为其谋求诸如专业教练、俱乐部经理之类的管理人才,让它健康成长并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这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在交流中思想碰撞,在合作中共同成长,坚信着体育的教育力量,张矛矛因付出与恪守而熠熠生辉。   传播体育:心不受桎梏,勇往直前 除去单纯的教学工作,张矛矛的心中还有一个“执念”———把东方体育文化推广到国际舞台上。与指导学生、发展学科相比,这背后的含义深远而重大,它意味着责任与担当,也意味着开拓与建设。   “大学老师不能只做学生的‘摆渡人’,不要觉得把学生护送上岸就行了。我们面向时代洪流,背靠祖国山河,就不能被眼前的事务淹没,行事一定要立足国家需求,要重视、坚定文化自信。”张矛矛的这一番话语,显示出了矿大体育人与祖国发展的同频共振。   经历了众多国际体育赛事的张矛矛,怀揣着使东方体育文化传播世界的宏愿。她说,在被西方体育文化所强势包围的今天,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东方体育文化的传播力度仍略显不足。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西方体育竞技精神飘荡在各个运动场上空,尽管我们的武术、按摩、五禽戏等等都是文化瑰宝,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   为此,在全国很少有学校涉入传统体育文化对外教学这个领域时,张矛矛特地开设了 一 门 全 英 文 课程———“民族传统体育”。在这门课上,她采用全英文授课,给留学生们讲述中国体育运动的渊源,教给他们生动有趣的八段锦、五禽戏,向他们讲授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自信地展现着中国传统体育特有的内敛、修为、智慧与神韵。她说,“每一个留学生,都有可能成为一颗文化的火种。待他们回到自己的国家,所学习的知识便被一同带往世界各处,从而让更多的人们走近中国的传统体育。”   张矛矛动情地说:“实际上我们中国有着非常非常璀璨的体育文化,而我们作为矿大的体育人,就是希望尽一份力量,使这种文化传播四海。“让更多的人了解在世界的东方,有另外一种体育运动形式,她温和、圆融、蕴含力量却内敛自持,有着东方特有的瑰丽。”   十年,张矛矛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高必自下,陟遐必自迩”的含义。她紧紧把握着时间的犁头,默默耕耘着岁月的田畴,在渊博而深邃的传统体育文化中研精致思,始终为现代体育建设而踵事增华。

  • 沉心科研、静心教学的“温柔型”教师

    沉心科研、静心教学的“温柔型”教师——记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获得者公管学院陈静   初见陈静时,她整洁干练,富于修养,如春风般的笑容亲切而温暖。她是社会保障领域的研究人员,也是公共管理学院的在职教师。沉心科研,静心教学,便是陈静在工作中最真实的写照。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硕士期间,陈静选择了社会保障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至今一直在进行弱势群体福利、社会保障安全、家庭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平静的水面下往往暗潮涌动,陈静的科研之路同样少不了磕磕绊绊。“我博士论文一稿在答辩的时候基本上是被老师们推翻了。”陈静回忆着说。   日日夜夜钻研写了二十多万字的论文,换来的却是当时老师的一句“你的研究太浅了,深度不够”,这件事情着实给了陈静很大的打击。但她并没有为此一蹶不振:“在一个领域研究的时间长了之后,很容易走不出来,同时会发现这已经没有什么可供探讨的新意了,所以有的时候就需要跳出固有领域,进入另一个新的领域。”   在短暂的痛苦和焦虑之后,陈静从论文一稿的挫伤中走了出来,她认真思考总结自己研究上的不足,跳出陈旧思维、注入新鲜血液、打开创造大门,并且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改进的方案。高质量的论文,从选题开始,到切入点的选择、资料的使用、语言的表达、文章的结构等每一个方面都不容小觑。为完善研究中的数据,陈静于南京展开调研,从政府的行政官员到养老机构的负责人,从资金运转到服务供给……她都纳入细致考虑范畴;在联络、走访、考察、总结等各个方面,她都付诸百分之百的心血。   也正是在博士论文的准备期间,陈静在导师的带领下做了大量的访谈和调查,在调研中体悟社会现状,积累了许多一手资料,为后续的研究成果埋下了成功的伏笔,其专著《福利多元主义视域下的城市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研究》亦可谓是水到渠成。   如今,我国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供给日渐成为人们的关注点。在此方面,陈静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老年人的需求是非常多样化的,而当下政策具有‘普遍适用性’,这中间就会产生很多矛盾的问题,政策发展需要不断精细化,以适应老人们的不同需求。”陈静多年研究的智慧结晶,获得了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也正在新时代发挥效用。   授渔于人,教学相长 陈静本科就读于山东大学,此后赴南京大学进行硕博深造。谈到为何选择教师这一职业,陈静笑着说道:“在多年读书尤其是博士期间做研究的过程中,无数的学术训练让我学到了一种严谨的思维方式,大学教师这一行业本质上就是在教学的同时继续做研究,这也就成了我的最优选择。”带着自己的学术态度与教学热情,2015年6月,陈静正式入职我校公共管理学院。   实际上,陈静初次以教师的角色登上讲台是在本科毕业后。回忆起第一堂课的感受,她说最大的紧张点在于担心自身知识储备不足。正如陈静反复提及的一句话:“如果我肚子里有十分的东西,那我随便讲两分都能讲很久,但如果我只有两分,那我可能一分都讲不出来。”有了这一次的经历之后,陈静更明白了学术软实力的重要性,毅然选择考研,继续读书深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陈静表示,在读博时,导师带给她最大的帮助便是学术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她学会了怎样去做学术研究、怎样去构建结构、怎样去理清逻辑。陈静也将昔日所学所得运用到了今日的教学中,在硕士生的培养过程中,她坚持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想法与选择。在完成每一项科研项目、学术调研的过程中,她都与学生们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授课过程中,陈静常常采取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站上讲台。她骄傲地说道:“有时在某一个知识点上,学生挖掘得要比老师更有深度,或者是分享一些我没有接触到的知识。”   亦师亦友,渡人渡己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清代思想家唐甄在《潜学》中这样写道。陈静对学生们来说,就是亦师亦友的存在:为师,严谨教学,循循善诱;为友,真诚相待,关怀备至。   在学生的眼里,陈静属于温柔型老师,会在课余时间与学生谈论各种生活上的话题,十分平易近人。陈静也表示自己不是一个威严的人,学生们不会对她产生害怕的心理,师生间的距离也就更加亲密:“我很期待与学生之间架构一种朋友般和谐融洽的关系。”在教学中,陈静会与学生进行关于学术观点的深刻讨论,恨不得将自己的所学所知都传授给学生们;在生活中,每当学生们遇到困难,她总会化身温柔的倾听者与安慰者,给出指导性的意见与建议。   近年来,陈静多次作为带队老师指导学生暑期专业实习。2019年暑期,她带领行政管理专业的同学们去往哈尔滨与长春。实习过程中,陈静常常和同学们一起吃饭、与同学们促膝长谈。对此,团队中的同学们表示:“我们一群二十岁上下的女大学生在饭桌上和陈老师聊教育问题、谈家庭环境和个人成长,无拘无束得就像一家人。”   教学的过程也是体验的过程,于陈静而言,“老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通过每天的工作经历来完善自己的阅历。静观生活的方方面面,给自己丰富的科研与教学经验,是对人生的充实,也使自己的生活忙碌而有意义。   各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己乐于安享的世界。科研与教学,便是陈静世界中的所乐之处,她也在这一方乐园中见证着自己努力浇灌的果树挂满累累硕果。

  • 育人科研之处便是家

    育人科研之处便是家——记2019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称号获得者资源学院申建   出生于1983年的申建,内心怀揣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立志同广大教师一起积极投身教育事业、潜心治学。“人们都说搞科研搞学术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但这话从申建的口中说出时,竟带着一丝别样的兴奋。   申建说:“我的工作就是我的兴趣与爱好,所以我享受着教学和科研带来的快乐。”就是这样的他,致力于教育事业,坚守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被评为2019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   教书育人和地质是必走的道路 2002年,申建进入中国矿业大学就读,2011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直博生生涯,留校任教。一路走来,深受老师爱护、支持和帮助的他,接受了教书育人这份传承。怀着对老师们的感恩和崇拜,申建毅然地选择了教师这条道路。而这份传承自他成为教师的那一刻起,便延续至今。他说:“我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我人生中每一位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我当时高考志愿除了填师范院校,就只有矿大和地大了,”申建说,“地质这份专业是我的乐趣,虽说开展学术研究的过程是艰苦的,但取得新认识后带来的成就感是爆棚的。”申建对科研热情似火,他在实践中不断突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及EI收录论文20余篇,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6项。   申建这份对科研和教学兢兢业业的态度,得益于他在矿大时老教师们的言传身教。他说,“老教授把火炬传到我们这些青年教师的身上,是要我们继续把这把火力传递下去并发扬光大。”和申建一样,众多地质系教师为了教学和科研,“5+2”“白加黑”都是常事。“这份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精神也是老一辈的地质系教师不断传承下来的。”   勤于业和无愧于心是对科研的追求 一棵树需要十年的光阴才能从幼苗成长为栋梁之材,人的成长也是如此。申建自到矿大以来已十余年光阴,足以让当年处处碰壁的学生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成熟教师。他在十年前种下了勤于业的工作之树,时至今日,树木逐渐成长,已经硕果累累。   勤于业,是他给自己最好的诠释。作为一线教师,他常常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同一个知识点,只为保证同学们能够理解透彻;作为矿大的博士生导师与副教授,他常年奔波于实践的第一现场,经常出野外勘探任务的他甚至疏于对家人的照顾。“家里如果没有妻子的一手扶持,我也不能够有今天事业上的发展。教书育人,我所传授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有舍才有得的态度。”谈及是否值得的问题,他如是说。   谈及工作,他的声音多了许多活力,他说,他的生活几乎被科研和教学占据了全部,而且教学和科研同等重要。只搞科研抛弃了培养高素质人才核心使命的做法不可取,脱离了科研的“应试教学”想培养出创新性人才亦难如登天。“没有好的教学谈何带出好的学生,又如何去进行好的科研呢?”   以矿大为家,倾心矿大教育 “我对每一个学生的期望都很高,希望他们能做到最好,我也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成长,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申建对同学们的期待从来不曾减少半分,他提到,教学与科研没有止境,以身作则,目前他最大的目标就是不断提升自我、备好每一堂课。这或许是再平凡不过的事情,但是也只有他自己才明白,这平凡的事情要做到极致,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作为一名教书人,申建对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总是十分关注,促进矿大教学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助力改变中国教育现有的不良格局是他的最大愿景。他通过访学、参加会议等多种途径,深入国内外相关知名大学教学一线了解本学科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这为他在教学工作中合理制定教学内容、选用适宜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也因为这些访学经历,申建感受到了中国高等学校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尽管有所局限,但申建坚信,从前的教育模式不能摒弃,随着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必将逐渐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他也在尽己所能为学生争取机会,让他们在理论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谈及个人发展,申建说,自己将继续不忘初心,在科研与教育事业上砥砺前行。从本科来到矿大学习起,至今已有十多年,申建觉得矿大就是他的家。“矿大就是我的家,衷心希望我的家蒸蒸日上、越来越好,我也尽全力为矿大发展添砖加瓦。”他将大半的青春岁月融入了矿大悠久的历史中,相信矿大未来的发展会更好,也期待着更多比自己优秀的人出现。   矿大的历史悠久,矿大人对教育不懈追求的精神也从未减弱。申建作为奋进矿大人一员,脚步虽慢,但仍执着于日积月累,光亮虽小,却仍执愿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