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动担当 积极作为 统筹抓好学校事业发展和疫情防控工作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校在党委坚强领导下,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学校率先在江苏乃至全国全面复学复课,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统筹抓好事业发展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站位 在统一思想中彰显担当登高才能望远,站位决定视野。学校党委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署,充分认识到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的重要意义。2020年是收官“十三五”、开启“十四五”的关键一年,是学校抢抓机遇、推进改革的关键一年,是学校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的关键起步时期。在这一历史时刻,学校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更加昂扬的奋进姿态,高质量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事业发展。学校客观正视发展阶段和实际问题,找准方向、明确路径、对标一流、激发内生动力,绘就事业发展科学蓝图;坚持真抓实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不降低发展目标,不放缓发展速度,勇于担当、抢抓机遇、带头作为、砥砺奋进,坚定不移推动学校加快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周密部署在严峻考验中保持定力大灾如大考,有备而无患。学校坚持党委统一领导,一方面理性看待、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保持清醒,看到疫情防控的新变化、新形势、新挑战,决不因为一时的发展而弱化防控。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贯彻落实《大专院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确保一方净土、确保师生安全;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分管领导坚守一线,各级领导干部第一时间进入一线阵地,做到思想到位、人员到位、举措到位;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工作机制运转有序、工作举措落实到位,毫不懈怠做好各项工作;构建全校一盘棋的运行机制,专门成立8个工作小组;连续召开专题会议,精密部署,举行大学生返校疫情防控演练,确保各个环节无缝对接。由于举措得力,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进行,全校上下一心致力发展,整个学校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局面,这为全国高校疫情防控情况下的开学提供了典型经验。重心下移 在示范引领中坚守初心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全校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行动起来,做到了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校党委发布了《不忘初心做表率疫情防控我先行——致全校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倡议书》,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纷纷响应,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身体力行、勇于担当、做好表率。党政管理机关的党员志愿者为学生返校做好全程服务;各学院党政领导干部、辅导员、党支部书记轮流排班值守,24小时随时处理应急情况,做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上报信息、学生工作负责人第一时间到场、专人第一时间陪护、问题第一时间处理;选拔学生党员作为学生志愿者骨干力量,做好学生的体温监测、就餐等日常生活引导工作。学校建立实施应对疫情防控责任制度,构建了“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每一名师生员工”的防控工作体系,细化工作责任网络,压实压紧责任;建立师生健康情况网格化实时动态统计制度,严格落实师生信息“日报告、零报告”。学校还充分发挥学院基层党组织与学生社区党工委的作用,组成网格化学生教育管理责任体系,实现了“人盯人”,切实做到学生全覆盖。统筹推进 在勇于作为中践行使命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全校上下坚定信心、恪守初心,做到思想不松懈、步子不停歇、事业不停滞,展现出了逆流而上、攻坚克难的新气象。学校“双一流”首轮建设周期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得到评估专家组一致好评;学校17个专业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在“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我校首次进入世界大学排名500强;2项成果获得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准资助;学校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称号;周福宝教授获得第二届“科学探索奖”;于洪珍教授获得第二届“杰出教学奖”。我校学子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斩获金奖5项、银奖2项、铜奖1项,总分和金奖数均位列全国第二、江苏省第一,捧得“优胜杯”;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2个项目获得国际赛道铜奖,另有1项入围全国总决赛,实现我校参赛以来国奖“零”突破。此外,《矿业科学技术学报》首次进入中科院1区并位列Top期刊。难忘的2020即将过去,新的奋斗历程即将开启。站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等重要历史节点,踏上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征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永不停歇的奋斗书写矿大人的时代答卷,谱写新时代矿大人的精彩篇章。

  • 简报

    ★近日,在江苏省研究生考试招生管理工作考核中,我校报考点考务管理工作考核、招生单位招生管理工作考核荣获“双优秀”,是全省唯一一家两项考核都进入前三名的高校。★12月10-1...

  • “高级服务员”的三十余载教书育人岁月

    谈到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历程,环测学院测绘工程系主任张书毕教授笑称自己为“高级服务员”。从教三十余年,他向着心中“大测绘”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他说:“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永远在路...

  • 与矿大同行 伴数学成长

    谈起学校数学系的历史,数学学院周圣武教授眉眼带笑,口中满是自豪。持一份热爱心,周圣武把三十三载的教学生涯献给了数学系。他说,站在讲台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着快乐和幸福。持之...

  • 脚踏实地登高望远

    “绿色化、智能化已成为新时期能源行业的主旋律,亟待相关基础理论的完善与科技能力的提升。”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矿业工程学院黄艳利教授说,新一代的能源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潜心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矿区的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贡献科学智慧和青年力量。结缘矿大 得以登高望远2003年,黄艳利怀揣着对采矿工程专业的好奇来到了矿大。他幽默地说:“我没有九天揽月的机遇,但我有掘地千尺为国挖煤的豪情。”大学期间的矿山实习经历,深深地触动了他。他认识到:“要解决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科技进步以及煤炭等能源开采人才短缺的问题,为我国的煤炭能源安全保障中的科技进步、人才培养作贡献,必须借助学校一流的学科平台,成为一名优秀的煤炭科技工作者和教育者。”黄艳利说,是老师们多年来的悉心培养与鼎力支持,是一流的学科平台给了他登高望远的机会。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矿大人,他深感自豪!他说:“作为一名矿大科研工作者,我有职责更有义务去为行业转型升级贡献矿大人的智慧和力量。”开展科研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黄艳利始终扎根绿色矿山,致力于煤矿矸石固废充填开采与水资源保护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我国煤炭大规模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占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0%以上,已跃居全国工业固废之首。矿山固废的排放,占用土地、污染大气和土壤环境,而且具有重大隐患,严重威胁矿区的生态环境与安全生产。”黄艳利所在团队自主研发的固体充填采煤技术,可直接采用矿区矸石等固体废弃物充填煤炭开采后的遗留空间,在有效控制顶板覆岩结构完整性与稳定性的前提下将“三下”压煤进行置换开采,不仅提高了煤炭采出率,而且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矸石固废地面排放、采动地下水流失及地表沉陷等对矿区生态环境的损害,成为煤矿绿色开采核心技术之一。据黄艳利介绍,目前研究成果已推广至10多个大型矿区,推广应用矿区共处理矿山固体废弃物1108.23万吨,多采出煤炭资源921.53万吨,新增产值 56.88亿元,新增利润26.33亿元。育人育才 培养更多有用的人黄艳利始终认为,高校老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筑梦人和引路人,责任重大又无上光荣。他表示,自己的成长进步,就是得益于遇到了好的老师。“因此,我现在更加重视团队的培养。”在开展科研的过程中,他经常带领学生深入煤矿现场第一线,让学生了解到现场工程需求和自己开展的研究价值所在,教育和引导他们在开展科研、实习实践过程中树立爱国情怀,坚定科技报国的决心。他还积极鼓励博士生出国访学或定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拓国际视野,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从2014年就跟着黄艳利做科研的李俊孟,现在已经是博士后了,他说,黄老师对待工作向来严谨且有条不紊。每次实地考察时他不惧危险,坚持下井。吴来伟是黄艳利的硕士研究生,在他的印象中,黄老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教给大家做人做事的准则和道理。奔赴边疆向祖国需要的地方出发如今,黄艳利已在新疆,开启为期三年的援疆之旅。黄艳利说,到新疆工程学院矿业工程与地质学院工作,他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给新疆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援疆干部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在他看来,新疆拥有着优质能源储量和资源优势,新疆工程学院作为新疆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工科类本科院校,有着很好的发展机遇。矿大对新疆工程学院长期对口支援让他对自己的援疆工作始终充满信心与期待。黄艳利表示,要继续发扬采矿人永远不服输、永远不向困难低头、永远争第一的精神,为新疆工程学院的跨越式发展继续贡献矿大人的智慧和力量,为学校增光添彩。“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有机会登高望远!”这是黄艳利写给自己的勉励语,也是他的真实写照!(丁艺涵 卢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