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党话 跟党走 做能源科技教育的排头兵

    巍巍矿大,行健天同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风雨苍黄,中国矿业大学秉承爱国奉献的家国情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好学力行的实践精神、造福人类的崇高境界,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始终争做能源科技教育的排头兵,为能源行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听党话跟党走,矿大人历经战火洗礼和迁徙磨难,在疾风骤雨中昼夜兼程,无畏前行。在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历史中,中华儿女明知征途艰险,仍旧毫不畏惧、前赴后继,这种力量,就是对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坚守。新中国成立之前40年,学校作为近代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开创了中国矿业高等教育的先河。面对家国危难和民众疾苦,学校师生无畏前行、心向革命,为党留下了中国煤炭工业的“星星之火”。自1909年焦作路矿学堂自诞生之日起,爱国进步的思想就深深烙印在一代代矿大人心中。从“五四”运动开始,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吴会治、周福元、武怀让为代表的年轻学子们走出课堂,投身反帝爱国斗争,参与组织学生罢课、煤矿工人大罢工,把爱国救国、挽民族于危难、救人民于水火的理想传播到中原大地。在辗转西北漂泊办学的岁月里,私立焦作工学院成为国立西北工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体师生尽己所能支援前线。1942年4月,国立西北工学院成立了中共地下党支部,组织师生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师生们留下了“坝上长夜、七星灯火”的动人佳话,成就了战时高等教育璀璨“双子星”的壮丽史诗,谱写了救国强国、艰苦奋斗的精神赞歌,延续了矿业高等教育命脉,为构建国家工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听党话跟党走,矿大人勇担开发矿业建设祖国的使命,在艰难曲折中嬗变重生,自强不息。忠诚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要求、最重要的价值、最核心的操守。相信党,相信组织,一心一意听党话跟党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品格。新中国成立后,私立焦作工学院新生为中国矿业学院,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一所社会主义大学蓬勃成长起来。学校积极响应毛泽东同志“开发矿业”的号召,矢志解决祖国现代工业的“粮食”问题,肩负起培养新中国煤炭科技人才的重任,面对种种艰难困境依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开发矿业、开采光明、建设祖国、造福人类”的历史使命成为全体矿大人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培养红色专家,服务煤炭工业发展需要,北京矿业学院师生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信念不断增强,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刨煤机,试制重介质选煤和水力旋流器,为新中国培养了20多位省部级干部和多位科学家。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在办学条件艰苦的华蓥山上,四川矿业学院党委带领广大教职工坚持事业至上,在长达12年的艰苦岁月里,用忠贞和血汗谱就了一曲忠心为祖国的时代赞歌。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学校有10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学校在1978年再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和博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在中国煤炭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领军地位得到强化。听党话跟党走,矿大人用自主探索创新报国的决心和行动,在改革开放中走向中兴,铸就辉煌。百年大党,因为葆有独立自主探索的精神,不断从挫折中觉醒、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党从实践中探索规律,勇于改革、善于创新,不断壮大并保持活力。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学校在英雄大地江苏徐州浴火重生,高唱中国能源科技发展的大风歌,以自主探索、勇于创新的决心和行动,走上中兴之路,铸就了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一流品牌。改革开放,春潮汤汤。在邓小平同志的关怀下,1978年,学校奔向淮海大地,再次踏上新的征途。在学校党委带领下,学校坚持办学定位不动摇,保持特色,发挥优势,高擎矿业大旗,积极向新能源领域拓展,成为新时期我国能源科教领域的龙头、摇篮和旗帜。学校培养了煤炭系统第一位硕士、博士,涌现出一大批站在行业发展前沿的科技领军人才,先后有6位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开创性、影响深远的科技成果,诞生了中国煤炭行业多个第一,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抛煤机,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气化采煤矿井,建设了中国煤炭行业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工业性试验系统,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采掘机器人,为煤炭能源行业进步和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听党话跟党走,矿大人吹响强本拓新转型发展的号角,在时代新潮中自信坚定,破浪前行。党的百年历史,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百年,共产党人在理想的感召下,越是艰险越向前。共产党人敢于战斗不怕困难、敢于直面任何风险挑战,勇于担当负责,坚决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百余载煤炭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史中,中国矿业大学筚路蓝缕、弦歌不辍。面对新时代能源资源领域的巨大变革,面对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历史使命,学校党委勇担重任、奋力作为,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正式开启了创建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以“中国”为姓、以“矿业”为名的中国矿业大学,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研判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大形势。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形成统一共识,提出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脉搏,勇敢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制定新的奋斗目标、战略步骤。这一目标就是,到本世纪中叶,把学校建成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这一奋斗目标,是学校长期办学历史的积淀升华,是学校进入新时代加强内涵建设、推动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学校顺应时代潮流、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矿大人正信心满怀地踏上新征程,迎接新挑战。(李秀 刘尧)

  • 我校师生开展植树活动共上一堂劳动课

    3月12日下午,校领导、教职工、学生200余人在南湖校区不显山西坡上一起栽下200余棵梅花树,共上一堂生动的劳动实践课。师生们认真学习了相关知识和劳动技巧。迫不及待地挥动铁...

  • 23名教师受聘担任本科教学咨询专家

    近日,学校聘任23名教师担任2021-2023年度本科教学咨询专家。副校长曹德欣为新一届获聘的本科教学咨询专家颁发聘书。他表示,咨询专家要对我校本科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发展...

  • 简报

    ★近日,我校50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教师被选聘担任市科技联络员。★3月14日,我校第八届π数学文化节在图书馆报告厅开幕。★3月16-21日,校领导赴山西、福建走访调研校友工作...

  • 用热爱绽放耀眼光芒

    许多寂静的夜晚,35岁的江红艳都在撰写申报材料、反复打磨修改研究论文,她说,对学术的热情让她从不感到疲倦。徐州市三八红旗手、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红艳,在自己热爱的教师事业上拼搏奋斗,绽放着耀眼的光芒。扬兴趣之帆 助力科研攻关2012年,博士毕业的江红艳入职市场营销系,“学校的人才政策和平台吸引了我。”能在高校从事自己喜爱的科研工作,江红艳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本硕期间,江红艳就读的是心理学专业。因为对市场行为、消费心理十分感兴趣,她在读博期间转攻市场营销方向。当时,营销学与心理学两个学科交叉的研究正蓬勃兴起,“将心理学相关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运用到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当中”的想法在江红艳心中生根发芽,并指引她在市场营销专业继续进行研究。致力科研,江红艳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和教育改革论文,任职CurrentPsychology期刊编委,FrontiersinPsychology期刊客座副主编。此外,她还主持了近10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20年,江红艳申请到她的第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一项目的主题是健康消费行为。在疫情的影响下,江红艳克服开展线下市场调研的困难,通过线上调查以及二手数据资料获取相关信息,保证研究的正常推进。江红艳说,“当科研成为一种习惯,就不需要再思考动力的来源。科学研究就好比吃饭睡觉一般,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散蜡炬之热 陪伴学生成长“学生就是老师的生命线。”江红艳用实际行动对这句话作出诠释。她始终把学生的成长放在心中的首要位置。江红艳主讲“企业营销策划”和“消费者行为”两门课程。她基于“翻转课堂”理念实施教学改革,通过频繁互动、开展案例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这一理念为基础,她参加了2015年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取得了讲课比赛一等奖(文科组第一名)的好成绩。此外,她还获得了2014-2015学年度校百佳本科教学教师奖、2016-2017学年院级教学质量一等奖、2017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称号等荣誉。在指导学生论文方面,江红艳总是耐心地反复教导,指引学生选择合适课题、提供建议、修改论文,每一个环节,她都亲力亲为,直到学生论文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为止。“江老师逐字逐句地帮助我修改完善,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放过,非常有耐心。甚至在临产之前,江老师还在跟我交代毕业论文的事情,这让我非常感动。”2017级企业管理硕士生王杨世杰在论文致谢中这样写道。江红艳还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开展了“MEAP——矿工心理帮扶计划”“杭州哈邦文化创意有限公司——青鱼定制”等国家级大创项目,并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担社会之责 服务学校发展江红艳在服务学校、学院发展方面也尽心尽力。她担任中国高校能源经济管理创新战略联盟(中国EEM30)秘书长、经管学院院长助理、经管学院学科与人才办主任、市场营销系学术副主任等职务。疫情防控期间,江红艳主动联系专家学者,组织学院青年教师开展线上分享交流。她还参与组织了多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术活动,如中国EEM30首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暨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第十四届研究生学术论坛、经管学院青年学术之星半月坛等。经管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牟宇鹏老师说:“学院每年都会举行基金申请经验分享会,江老师连续三年都参与其中,分享的内容既中肯又实用,含金量非常高。每次有青年教师向江老师请教,她都非常热情,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江红艳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她曾与同事们一起前往徐州市聋哑儿童学校,为孩子们送去关爱和温暖。她说:“我将不断努力,回馈社会,帮助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作为学校女教授联谊会的一员,江红艳认真参加联谊会组织的女专家讲座,深入企业内部参与调研活动,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她说,“我接触到了很多女性榜样,这也鼓舞着我一直向前。”源于真情、忠于职责,江红艳说,对教学事业和科学研究的热爱、矿大事业发展的舞台,都将支持她继续砥砺前行、追逐梦想。(吴天泽 陈思逸 王瑶)

  • 主动为学生成长多做一些工作

    沙杰(前排右三)和学生在一起“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很用心的一位老师”“实习带队非常负责”……这是许多学生对化工学院副教授沙杰的评价。自2013年博士毕业留校工作以来,沙杰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和专业建设中,先后获得最受学生欢迎教师、百佳本科教学教师称号和教学新秀奖等多项荣誉。他说,站在学生角度为学生的成长多想一些、多做一些工作,总能感受到教师这个岗位带来的自豪感。从学生成长为引路人刚入职时,为了尽快掌握教学技能,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沙杰承担了助课工作,连续三年为谢广元教授讲授的“矿物加工学”助课。沙杰说:“谢老师讲授的课程与我的研究课题相关,每次听课我都有不同的收获。”在一次次的助课中,好学的沙杰领悟到了讲课的方法,“讲一门课和听一门课是完全不同的,教师需要把握讲课方法,合理分配书本内容和课外案例,并布置相应作业让学生理解直至掌握。”三年扎实的虚心学习,为他后来的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上课风格,沙杰也不例外。他有三条铁律,即:遵守课堂纪律、全神贯注投入、必须带手机。沙杰解释道,前两条规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投入度,而手机则是让学生可以通过雨课堂参与课堂学习。“我2017年在一次培训会上初次接触雨课堂软件,摸索了使用方法,并在新学期中正式使用了雨课堂插件。”学院领导旁听了沙杰的课以后,将这种方式对全院进行了推广。从事课堂教学工作八年来,沙杰陆续开设过很多课程,如“煤炭加工利用概论”“矿物加工学——浮选”“煤化学”“矿物岩石学与煤化学”等。谈到对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教学方法,沙杰认为,教师的引导作用有时候比课堂主导作用更重要。他会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设计教学内容,做好学生课程学习上的“引路人”。走向实践的大课堂在我校,扎实的实践教学一直是学生培养重要的一环。沙杰几乎参与了矿物加工工程所有环节的实验和实习。从2017年学院第一次组织本科生海外实习工作开始,沙杰便全程参与其中。在实践现场,沙杰总是想方设法多教给学生一些。在美国肯塔基大学带队实习时,他每天和学生们一起上下课,课前甚至比学生到得还要早,课上还会和学生们一起学习、讨论、回答问题。在没有中文翻译的英文讲座上,沙杰主动当起“同声传译”,解释专业名词。为确保学生的实习能够顺利开展,大到和国外高校的对接,包括实习日程如何安排、经费如何分配,小到每位学生的实时位置、去矿上参观时所需特殊鞋子的尺码大小、安全帽数量等细节,沙杰总是亲力亲为,每次都事先进行筹划,确保各环节有序衔接。这些实习经历也使沙杰和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除了肯塔基大学、西弗吉尼亚大学,沙杰还和老师们进行了东南亚国家海外实习的准备工作。“在不同国家、不同大学的实习,能让学生更多地进行感知、对比、学习、思考。”沙杰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比喻为武功秘籍的心法和招式:工科学生应通过基础课的学习奠定专业学习基础,并于大三专业课中学习原理、机理,然后在毕业实习中以实践检验所学成果,即先“心法”,后“招式”。他一直认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没有孰轻孰重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忙碌的多面手在专业建设和本科生培养工作中,沙杰在锻炼中成长为一名多面手。他承担着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国际班创新训练计划”和“卓越工程创新训练计划”课题的选拔及管理工作。每年30余项的课题管理工作需要投入不少精力。他要求学生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课题总结,在了解学生科研进度后依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建议和鼓励,并在结题时根据成果进行考核。正因坚持实行奖惩有度的管理方式,沙杰带领的多个团队在不同科技创新及竞赛中有所斩获。他指导的学生在第一至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中多次获奖。他还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引导学生将矿加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建筑、食品、废物处理等领域的思考和研究,立足专业的同时向更多领域寻求发展。“在其位,尽其责,既然要干,就要干好。”作为系副主任,沙杰从2017年开始连续筹建两届国际班。他时刻关心着国际班的发展状况,在去年疫情期间,他鼓励学生们有效利用时间,积极参加雅思培训,并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验机会以使学生具备参加矿物加工课外作品大赛的条件。如今,首届国际班学生100%的保研率为学院的一流人才培养工作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为师者,最大的满足是看到学生的成长,最大的动力是一份师者的初心。”沙杰说,他将继续为学生的成长尽心、尽职、尽责。(边伟峰 韩雅欣 张妙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