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献礼110校庆,万里独行走单骑

    献礼110校庆,万里独行走单骑——记我校工商管理系2005级校友苏立丰   毕业十年后,苏立丰开着贴有矿大110周年校庆标志的爱车独行万里回归矿大。他站在东门气势磅礴的“中国矿业大学”六个字下,十年里思念母校的情愫似汹涌的滔滔洪水压过心头,泪珠在眼圈打转,像极了受委屈的孩子找到了母亲。   苏立丰说,自己永远忘不了十年前的夏天,他背起行囊,握着从海口到徐州的单程票,迈向了人生的转折点…… 独行万里,在行走中感悟 苏立丰是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05级校友,也是矿大海南校友会副秘书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早在三年前就有了万里游学的计划,只是迟迟没有下定决心的勇气。   “今年正逢母校110周年校庆,又是我毕业十周年,我就下定决心用‘万里游学’的方式为母校献礼。”苏立丰这样说。经过简单但细心的准备,2019年5月14日,苏立丰带着坚定的信念从海口出发了。   从海南到广西,从贵州到四川,然后途经318国道到达青藏高原。天蓝得像绸缎,而那头顶大把的云朵似乎触手可及。然而海拔越来越高,困难慢慢向苏立丰伸出魔爪。单人独车,意味所有的困难都要他一个人担。沿着没有护栏的盘山公路,苏立丰进入甘孜藏族自治州,高原反应下的鼻子充血、高海拔环境中的缺氧,这些身体挑战他都经历过。   走过千古雄关,观黄河小浪底之水喷薄而出,看洛阳博物馆中各类古人遗迹,独自登上华山之巅,东行至开封,逛清明上河园、感念岳家军的英勇过往……融身于历史,看往人、省己身。走过万里路后,苏立丰说:“万里之行,磨炼的是意志,增长的是见识,提高的是格局。”   头角峥嵘,在险境中自强 长途旅行中,意外在所难免。与高原上的险境相比,肌肉拉伤、被狗咬伤之类只能算作是“小插曲”。   苏立丰分享说,车子后桥避震曾在倒车时被路边的石槛卡住,身体本就虚弱的自己必须赶在天黑之前一块一块地寻找石头把车子轮胎垫高起来。更有一次,自己险些和迎面行驶的轿车发生碰撞。“当我看到对面车的时候刹车已经来不及了,旁边就是悬崖”,回想事发之时,苏立丰点起香烟,拿烟的手却微微发抖。   谈起在路途上最难忘的事时,苏立丰回忆道:“5月20日那天晚上,高原上突然下起了雪,所有的疲倦和心中的忐忑一下子都烟消云散了。”意想不到的雪让苏立丰不得不停车休整。在片刻休息的时间里,苏立丰静静地看着雪。雪花飘着飘着,将苏立丰的记忆拉到在矿大初次见到雪的情景———大雪纷飞,年少的自己顾不上天气寒冷就匆匆冲到空地和雪花亲密接触,滚雪球、堆雪人,“那是我第一次看见雪,当时我在博一楼前面的空地草坪上滚了一个特别大的雪球”,十四年前的记忆,历历在目。   一人一车的漫漫旅途中,孤独是必修难题。内蒙古阿拉善沙漠的夜寂静而深沉,露营的帐篷内飞进了许多蚊子,而苏立丰却乐此不疲地拍蚊子。他解释道,之所以没有准备驱蚊灯、蚊香之类的物品,只是为了在旅途中找点事做,缓解内心的孤独感。在吉林通化露营时,夜里11点半突下暴雨,雷声的巨响将睡梦中的苏立丰惊醒,来不及撤离的他只能坐在帐篷内静静地等待着。帐外狂风暴雨,雷电交加,四周的恐惧与孤独不断向苏立丰袭来。虽然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他还是选择心中所向,咬紧牙关迎面直上。   “开弓没有回头箭,我既然已经出发,就不会后退了。”这是苏立丰做出的回应,也是矿大教会他的对目标的坚持。   历经风雨,沉淀后再启航 2019年7月1日,苏立丰终于回归母校怀抱,路上的风风雨雨已成过往云烟,此刻只有感动。“如果没有在矿大接受过高等教育,我走不了这么远的路。”苏立丰说,自己在矿大学得的东西太多太多了:矿大“勤奋、求实、进取、奉献”的精神激励苏立丰在工作中努力实干;在学校养成的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爱好促使苏立丰不断学习传统文化;矿大人身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让苏立丰不畏惧艰难。毕业多年,他从未与母校断开联络……实际上,大学时的苏立丰就勇于挑战自我。认真学习之余,他也勤于工作,勤工俭学为他的大学生活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大学的每个暑假,当同学们潮水般涌入回家的列车时,苏立丰已经在寻找又一份兼职了;当同学们在凉爽的寝室休息时,苏立丰选择坚定在岗位上,挥洒自己的汗水。运送过煤气罐,自主开发路线组织过旅行社,开发游戏、做宣传自主创业。没有荒废青春,苏立丰勤工俭学、自主创业,收获了多旁人三分的勤奋与担当。   “这些年,我虽身不在矿大但是心在矿大”,苏立丰如此说道。当他对人生方向产生疑惑时,母校老师悉心疏解耐心答疑;当他工作受挫、情绪低落时,“自强不息”的矿大精神激励他向前;万里游学行至郑州时,校友们热情款待让苏立丰倍感亲切,发出“矿大四海一家亲”的感慨。   7月5日,苏立丰继续驾驶他的爱车向北行进,“太行之阳河水东,莘莘学子救国重劳工”,车载音响放着矿大的校歌,一位矿大人怀着对母校未来发展的祝愿,再次启航:他穿越大兴安岭与野生大黑熊偶遇;在中国最东端的黑瞎子岛上体会着看日出的等待过程;在珍珠岛遇到北京校友,苏立丰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却已是热泪盈眶。一路奔走一路修行,回想行程中的坎坷经历,苏立丰坦言:“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战胜孤独,每一位独处的人都是强者。”   从最初西行后的澎湃到北上归来后的平和、从孤独时的煎熬到学会独处时的自我调节,苏立丰带着校友会的旗帜传递着矿大人的自强不息。爱车上鲜艳的矿大110周年校庆标志,见证了苏立丰的千里迢迢。路还在脚下,如今的他决定重新规划人生,再次启航。   

  • 俊杰生,豪歌起,使命必达

    俊杰生,豪歌起,使命必达——记我校采矿系2009届校友白俊豪   与采矿相伴的形容词,常常是“艰苦”“危险”等。然而,有一个人这样形容这个专业:“采矿专业是一个很可爱的专业,一群可爱的学生,一群可爱的老师。”   一名采矿人,一生采矿情,十载春秋不长不短,却写满了他在基层一线的坚守。俊杰生,豪歌起,使命必达。   他是中国矿业大学采矿系2009届毕业生白俊豪。   “择矿大,正解。”   时隔多年,再回忆起在学校的日子,白俊豪依旧是双眸澄澈的样子。那时候,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他仍保持着一颗热爱学习的心;没有离不开的电子设备,他享受着与同学一起诗酒趁年华的舒畅。   选择采矿的初衷,在于白俊豪自幼对煤矿的好奇与兴趣。与矿同行十余载后,白俊豪坦言:“选择煤矿,只要你肯踏实地干,还是有比较好的发展机会。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发展,更是为了国家大批未被开发的煤矿的发展。”矿大为白俊豪提供了一座桥梁,使白俊豪走向了与矿结缘的道路,是白俊豪最初接触采矿的地方,同样也是在他心底埋下采矿人使命的地方。   校园时光中,教师是白俊豪一生难忘的领路人。白俊豪很感谢自己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整体的规划。他们亲自监督跑早操、定期组织班级活动,让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得以加强,让每一位身处异乡的同学都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提到教授专业课的院士、老师,白俊豪至今仍能将他们的名字记得很清楚,言语中满是敬意。老师们渊博的知识背景、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让整个课堂都变得生动无比,也让白俊豪在专业学习中有了明确的方向与目标。   回首在矿大的往昔,白俊豪很为自己的班级而骄傲。他笑谈:“我们班的氛围很好,不张扬也不保守。”整个班级中人才济济,有擅于交际的,有擅于做学生工作的,有擅于搞网络开发的,大家都在互相影响、互相督促,共同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状态。   “我不干,谁干?”   采矿危险吗?当然!看不见边际的大漠、数百里才有的村落、潮湿伴有异味的地下矿井,是基层工作中再正常不过的日常环境。而井下工作时普遍存在的违规行为、家常便饭的违章操作、形同虚设的安全措施、时有发生的工伤事故……这些安全隐患对于当时还是大学生的白俊豪而言,挑战重重。   “基层艰苦地方需要你们,那里大有可为。”得益于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给即将赴西部基层工作的年轻人的回信中谈到的这句话,白俊豪开始慢慢地转变自己的想法:“我不干,谁干?”像是对现状的无奈,又像是对自己的激励,白俊豪摆好了自己的身位,准备迎接国家交付给他的挑战,用青春践行“使命必达”的承诺。   在工作时,知识跟不上实际生产的应用,必须得亲身实践。初入百米深处矿井,白俊豪需要学习熟练地在最短时间内穿好自己的工装,以跟得上老工人的入井速度。即便自己是具备理论知识的大学生,也得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工人请教。85KG的物体,从一开始三个人扛还走得摇摇晃晃,到两个人扛能稳步健行;从刚入井时衣服一天湿透三四次,到一天湿透一两次;沉重的体力劳动,由刚开始的难以承受,逐步达到一名合格矿工的身体素质要求……白俊豪与他的团队伙伴们用血肉之躯怀揣着钢铁的意志,不断磨砺自己迎难而上。   从2009年到2019年,从懵懂的少年到合格的技术员,再到能带领团队完成安全生产任务的副队长,最后成长为科室的管理者,白俊豪实现了他不断向上攀登的理想。随着年岁的增长,白俊豪已经把自己的命运和西部煤炭开采牢牢地拴在一起。“已经走不开了,十年建设一个矿的人才梯队是很理想的事情。”对白俊豪来说,怀揣着总理的嘱托和个人的希望,带着首届百年矿大毕业生的豪迈去广阔的西部开启他们这代人的使命和征程,值得用青春来书写。   “与矿大,发扬!”   遇到赞许,白俊豪总说:“是矿大塑就了我。”对白俊豪而言,矿大不仅仅是母校,更是一位呵护着他的母亲。在他柔弱的时候为他遮风避雨,在他劲头昂扬的时候目送着他远征他乡,“矿大”二字,已经成为白俊豪的精神引领。   事实上,白俊豪十分在意母校发展。“十年过去,矿大已经成长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且可以做得更好。”白俊豪坦言,采矿人要将使命永远地传承下去,不能让星火在他们这一代的人身上熄灭。对于他们来说,提升煤炭行业的形象、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保证煤矿员工体面地劳动,是应该为社会作出的贡献。   “我们是矿大人,走到哪里都是矿大人,是行走着的‘矿大名片’。”白俊豪说,热爱自己的专业并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建树、为国为民作出贡献,是矿大人的一贯作风,也是矿大的精神传承。他由衷希望矿大的学子们能多学习,多丰富自己的采矿知识、财务知识,脚踏实地地传承、发扬矿大精神,也期盼着不同专业的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利用知识的交叉性作出更多科研上的贡献,成为真正优秀的头角峥嵘的年轻人。

  • 韶光不负,砥砺前行

    韶光不负,砥砺前行——记我校首批“双一流”学科群本-硕-博、直博生海外访学团   世界偌大,生活不止眼前的南湖校区。有这样一群人,披着梦想的糖衣,握着钢铁般坚硬的长矛,在大雪纷飞的季节,徜徉于学术的海洋之中,奔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交流学习。   24人,56天,我校首批“双一流”学科群本-硕-博、直博生海外访学团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代表团齐头并进,历国外之烟火,学知识之精华。 前路漫漫,携手共进 2018年 9月,学校开展了选拔“双一流”学科群中本-硕-博、直博生共赴海外知名高校进行短期课程学习的计划。历时两个月,来自信控学院、电力学院、机电学院的24名学生,共同组成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学团。   2019年1月18日,访学团成员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出发,开始了为期56天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习。等待他们的是气势磅礴的大峡谷、沧桑复古的66号公路、高大伟岸的巨柱仙人掌、生动有趣的课堂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学习伙伴,还有数不尽的挑战。   初到美国,访学团如同落入了一张未知的网。复杂的美式口音、干旱的气候、难以适应的食物和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各种困难如同当头棒喝。没有国内充实多样、时间确定的课表,有的只是时间不规律的大课。   国外学习的课程中,有早上七点就开始的早课,有从上午九点持续到下午一点三十分的“马拉松式大课”,也有从下午三点持续到五点三十分的演讲实践课。中午没有午休,习惯了固定作息的访学团成员们一时难以接受。好在平时的上课都是访团成员集体参加,他们相互提醒,共同面对难以调整的作息,课堂上永远是24人的全勤。   谈到学习压力,来自电气专业的程孟晗说:“只要认真学了都能学会,它没有我们来之前想象得那么难,最后我们基本上都得到了很不错的成绩。”   在困难面前,访学团成员们相互勉励,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对此,访学团成员王培源说:“我们是去学习的,不是去旅游的。”挫折是块磨石,把强者磨得更加坚强,而弱者磨得更加脆弱。给生命负重,它会因压力而精彩。    做客他乡,渐入佳境 生活方式的不同给访学团成员带来了许多挑战。美国人没有做热菜的习惯,面包汉堡等快餐随处可见,中国菜却难以寻觅。“一开始多多少少有些不适应的地方,过了一段时间习惯了,也就好了。”访学团成员王斌笑着说。   吃不惯西餐,访学团的成员平时就自己在宿舍做菜。除夕时,访学团成员甚至一起准备食材在宿舍包起了饺子。和面、擀面皮、包水饺,饺子熟了之后还邀请加州的室友一起分享。   在克服种种生活困难的同时,访学团的同学们也积极在课程中汲取知识养分。他们的课程主要为“研究生演讲和沟通策略”和“研究生阅读与研究方法论”,每门两个学分。与中式课堂不同,美式课堂上,老师乐于活跃气氛以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课程的进行形式十分多样,老师会定期组织“头脑风暴”“主题演讲”等活动,每个人都会在课堂上有发言、交流的机会。除正式课程外,学校还设立学习沙龙,同学们一同讨论问题,交流学习收获。   学习上,访学团成员蒸蒸日上,学习之外,同学们也收获了许多惊喜与快乐。   他们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课余生活十分丰富,和当地人交谈、一群人一起玩xbox、去宿舍楼顶健身、去体育馆打球,不一而足。   整个团体欢声笑语,携手同行,共同进步。做客他乡,但他们并不孤独,他们的身旁有同行的同学,身后有最坚实的依靠。   满载而归,奋斗不止 时间是一个常量,但也可以是一个变量。岁月长河中,56天不过是一瞬,但对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学团而言,56天代表着一整个访学行程,意义非凡。   2019年3月15日,海外交流学习正式结束,访学团成员于3月16日分批次返回国内。相同的机场,相同的乘客,不过是调换了目的地与出发地的方向。生活依旧如常,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土地上,从此多了中国矿业大学访学团成员留下的痕迹。   访学,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与累积,更是人生阅历的丰富。“回想起过去几个月在美国学习的收获,还是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谈及当初的选择,访学团团长田军如是说。在全英文的美式教学环境中,访学团的同学们开拓了思维,大幅提升了口语水平。同时,访学团成员修习的两门课程无一人挂科,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即便生活在通信便捷、网络发达的时代,万事依然是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懂得。谈及此,访学团成员王斌从容地说道:“以前以为出国遥不可及,但此次访学后,觉得这并不是很复杂。”若是不体验,只活在自己的舒适圈,很难相信仙人掌也可以有两三层楼高,也很难明白同一时空下存在着万千种生活方式。   这一次出访,访学团成员开阔了眼界,也从交通、医疗、货币流通、生活习惯等多方面亲身感受到了中西差异,并且大大提高了民族自豪感。“毫无疑问,中国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这句话,不仅仅是客观事实的陈述,更包含了“我是中国人”的浓浓自豪情。   回到学校后,访学团的成员们开始了崭新的旅程,再次投入到了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完成毕业论文、读研究生……一切都回到了预定轨道。未来可期,奋斗脚步未曾止;来日方长,栋梁之才初长成。

  • ”一流”海外访学团,求知奋进展风采

    ”一流”海外访学团,求知奋进展风采——记我校首批“双一流”学科群赴英国约克大学访学团   2019年1月19日的上海虹桥机场,出现了26个匆匆而过的身影、26个满载的行囊,和一面印着“中国矿业大学‘双一流’英国约克大学访学团2019”的深褐色大旗。   中国矿业大学首批“双一流”学科群赴英国约克大学访学团,即将开启为期八周的英国约克之旅。   迎难而上,博采众长 “Academic8language8and8study8skills”“Global8 issue8 and8communication”“Visit”“Ideation”,这是访学团到达约克大学后所看到的要学习的内容。面对一上来全新的英文课程,访学团的同学们不禁绷紧了神经。但一想到这一次海外访学的目的,访学团的同学们便在心中下定了决心,告诉自己绝不能轻言放弃。   在明晰了所学的课程主要包括语言和科研工具两方面后,访学团的同学们便开始了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学习。在最难的英文SCI论文写作上,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从语法到时态、语态,最后再到论文每一部分的格式,他们踏实学习,稳扎苦打,最终逐步击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正是对访学团同学互相学习的生动写照。有时大家回到住所以后,还会继续交流课堂上的问题,分享学习心得、帮助彼此解决疑问,实现集体的共同进步。   不同的学习模式,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谈到与国内学习模式不同之处时,访学团的班长、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的马军强同学说:“在约克大学主要采用小班教学的模式,26名同学被分为两个班,每班13人,因而在课堂上老师能随时关注到每个同学的学习状态,使得同学们没有机会去做其他的事情,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小班教学的模式促使访学团的同学们进行积极的讨论和交流,并在纯英文的讨论和交流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对于类似的新奇学习形式,访学团成员、化工学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戴国夫同学说:“老师有时提出问题之后就会发一张白纸和一些马克笔,让你自己去想这个问题,然后展示成果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构思。”精彩的思想交流无疑促进了同学们对知识的吸收与掌握,新颖的模式更是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让同学们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化繁为简,勇于创新 生活,理应面对磨难而非怯懦怕事,理应积极进取而非苟安现状。访学团正是如此,面对挑战不断尝试、勇于创新,最终超越自我、破茧成蝶。   访学过程中,同学们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海报演讲”。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海报内容要和自己的专业相联系,但同学们所面对的听众却都是一些不了解专业知识的普通人。   访学团的同学们勇于尝试,仔细思索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现实问题,尽可能将专业知识以最简单、通俗、直白的方式表达出来,尽量使观众脱离专业术语阐述也能听得明白。   在确定主题时,也有同学另辟蹊径,避开语言阐述关卡,选择专业性不是特别强但能引起英国同学深刻共鸣的主题。   安全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袁绿群同学就和自己的搭档把安全防火主题与英国的国王十字火灾联系起来,制作了引人注目的宣传海报。谈起主题选择的原因,袁绿群说:“当时觉得讲一个火灾事故比较容易让人听懂,也能引起英国群众对那场火灾的共鸣。”   确定好主题后,同学们有条不紊地对海报的排版布局、颜色搭配、图片及文字的处理等进行了商讨、决策。过程虽艰难,但访学团同学们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以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韧劲,反复修改内容,克服制作中的语言描述大关,出色地完成了作业要求。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面对困难,勇往直前是直击的果敢,绕道而行也是过人的智慧。各具特色的海报在演讲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吸引了众多英国的老师与学生前来参观,也更让同学们意识到了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按时完成作业是基本,主动求学更是团队全面发展的关键。他们投身于各类演讲活动,不断提升口语水平。从简单的辩论赛,到模拟国际学术会议、PPT总结演讲,再到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沟通,成员们都乐于在不同平台上尝试,勇于发言,感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享受主动学习的乐趣。   团结互助,彼此呵护 学习上,访学团的同学们是合作的好搭档;生活上,他们更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因为中西饮食文化上的差异,加上许多访学团的同学们都没有独自做饭的经历,做饭便成为了访学团同学的必修课。每两名访学团同学共用一个厨房,经常是一名同学洗菜、另一名同学切菜炒菜,日常饮食便解决掉了。   出门在外,于访学团来说,无言的陪伴是最深情的关怀。   访学期间正值中国春节,但除夕当天,访学团仍需到当地的一个发电厂进行参观学习。期间,部分成员因思乡情切而多少有些心情低沉,但大家也都彼此相互理解,或是压制情绪以免影响其他人,或是主动聊些新鲜事调节气氛。参观结束后,大家商量要集体过春节,回到酒店就开始一起做菜、包饺子、看春晚,分享各自家乡的过年习俗,酒店里很快便有了欢声笑语。此时此刻,虽然家乡远在万里之外,团体的温情却暖在身边。   八周的访学之旅一晃而逝。这次学习不仅使访学团的同学们提高了英语交流水平、加强了学术论文写作能力,也拓宽了同学们的国际视野,提高了他们的个人素质。   访学之旅虽已结束,但相处记忆不会消失;虽攻读的是不同领域,但团队共同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止;虽处于不同学院,但团队深厚的情谊不会中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