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大劳动教育创新进行时

期次:第1268期    作者:刘尧 卢宁   查看:93


走进位于建筑与设计学院一楼的“木工坊”,一阵“梆梆梆”的敲击声传来,在倚靠着透明落地窗的木桌前,身着深蓝色围裙的学生坐在一起,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不时发出阵阵感叹声。这是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课程之一“木工技艺”教学现场。开课以来,“木工坊”以其沉浸式的教学方式吸引了全校许多热爱木艺文化的学生慕名而来,每次选课系统一开,手速的较量就在分秒之间,其火爆程度可以用“秒光”来形容。

多措并举推动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自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立足学校实际,创新工作方法,聚力打造体现时代特征、符合育人规律、彰显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

学校教务部副部长石礼伟介绍,自《意见》印发以来,学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部署和要求,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全力做好学校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学校设立了劳动教育中心,出台了《2020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实施方案》,开设了“木工技艺”“非遗手工艺与劳动创新”“女红技艺与训练”“劳动与绿化”“劳动与厨艺”等多门特色实践课程,并专门开发了“劳动教育与实践”课程信息管理系统。

今年3月,学校“劳动教育与实践”课正式开课。根据课程安排,数学学院数学类2020级学生集体参加了线下课程。为了保证课程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门组织力量研究设计教学大纲和标准讲义,经过多次讨论,明确围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伦理与劳动法律法规,以及劳动意识的培养和劳动习惯的养成等内容展开教学。到目前为止,已有五千多名学生完成了6个学时的劳动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

除了6个学时的理论课程,还有26个学时的实践课程。教育必须遵循规律。劳动教育实践课教什么、怎么教才能提高课堂吸引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提升劳动能力?不同课程老师探索不同路径。

“沉浸式体验”吸引学生争相选课

建筑与设计学院尚斌老师所开设的“木工技艺”课程已经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两期,每一期都座无虚席。谈到课程火爆的秘诀,尚老师表示硬件是基础,“像我们这样具备相对完备设施的现代化‘木工坊’的高校不多,而系统开设木工劳动教育课在国内院校更属首例。”为了提升吸引力,他注重将理论教学和劳动实践相结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劳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增加实践课程的创新性、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以此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刚完成课程学习的刘彬同学向记者展示着他亲手制作的木艺作品,“用双手去创造,专注且坚持地只做好这一件作品,进而获得心灵的滋养,对我而言是一种极大的满足。这是‘沉浸式’做木工带给我的更深层次精神体验。”

拓展课程内涵收获满满

“非遗手工艺与劳动创新”是另一门深受学生喜爱的劳动教育实践课。课程教学团队负责老师孙亚云介绍,她这门课的特点就在于“文化味”十足。她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香包引进课堂,在手工艺创新和劳动创造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过这门课的环境设计系2020级于莎莎同学就感叹:“以前在家几乎没碰过针线,这次劳动课不仅学习了针线技法,还自己动手制作了独特的香包,感悟了前人的智慧,希望结合专业知识把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孙亚云表示,为了开好这门课,她和团队不仅盘活地方非遗劳动资源,挖掘中国传统手工艺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文化德育基因,而且专门打造了“问题探究—手工劳作—创意设计—创新创造—创业实训”的全链路培养体系。正是依托该课程,周陈玉、郑字瑶等9名同学在课后的延伸课堂组建了跨学科创新创业实践实训群体,他们申报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匠·新拾遗——文化IP视角下的非遗新文创先行者”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也取得了银奖的好成绩。

不仅是做好理论和实践课程建设,学校基于学科、专业特点,还积极推动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专业实验、科技竞赛等有机融合。石礼伟介绍,学校将探索构建“一芯四立五方七实”大学生劳动教育模式,即厚植“中国文化核芯”,聚焦以劳立德、以劳立学、以劳立志、以劳立业“四立”教育,构建学校、学院、基地、家庭、社会“五方”劳动教育协同机制,实施实课、实景、实习、实创、实赛、实操、实践“七实”工程,全面推动劳动教育在学校发展壮大。(刘尧 卢宁)